高血压对我们而言并不陌生,资料显示,当前我国高血压人数已经过亿,不仅仅中老年群体是血压异常的主力军,很多年轻人同样被高血压所困扰,造成这种全民血压异常的背后原因是什么呢?这其实可能与我们的生活习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以下几点原因,是造成血压不稳定的重要因素。
不注重身材管理
当我们放眼四周,不难发现,肥胖问题已经相当普遍了,调查显示,我国的肥胖人口数量已经位列世界第一,而肥胖会直接诱发血压异常。
造成肥胖问题的重要原因是很多人疏于对身材进行管理,饮食不节、缺乏运动等因素会造成脂肪在体内大量堆积,导致问题出现。
饮食重口
在日常饮食方面,很多人都是重口味者,每餐饭菜中会加入大量食盐、味精等调味品,身体会因此摄入过量的钠,这对我们的血压稳定造成了极大地威胁。
因为钠元素进入体内后,会和水分子粘附在一起,渗入血管细胞内,细胞会因此变大,血管腔随之变窄,血压自然也就升高了。因此,饮食重口会大大增加高血压出现的概率。
抽烟酗酒
烟酒是很多人无法割舍的嗜好,可它们同样是造成血压异常的重要因素,烟酒中的烟草和酒精,会对交感神经造成刺激,导致心脏血液输出量增加,引起血管收缩痉挛,导致血压增高。因此戒烟少酒是稳定血压的重要方式。
除了生活中的不良习惯之外,对于已经被确诊的高血压患者,如果服用降压药的方式不当,不但不能稳定血压,还会导致病情恶化。
擅自停止服药、延长服药间隙时间、减少药量等做法都应避免。因为很多高血压患者,已经出现了冠心病、肾病、中风等并发症状,如果未能坚持定时定量服药,一旦血压升高,将带来巨大地健康隐患。
上述的这些注意事项应该避免之外,有哪些调理方式可以有效地稳定血压呢?
首先在饮食方面,除了要减少食盐、味精等含钠调味的摄入,还要避免加工类、腌制类食物的过量食用,如咸菜、乳腐、火腿等等;过量的高蛋白、高油脂食物也要避免;要多吃蔬菜、水果等健康食物。
此外,适量运动也必不可少。运动不但能避免肥胖问题出现,对稳定血压同样很有帮助;研究表明,长期坚持规律运动,血管收缩压会降低4mmHg~9mmHg。
高血压常见的并发症
心力衰竭:心脏因克服全身小动脉硬化所造成的外周阻力增大而加强工作,于是发生心肌代偿性肥大。左心室肌壁逐渐肥厚,心腔也显著扩张,心脏重量增加,当代偿机能不足时,便成为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收缩力严重减弱而引起心力衰竭。由于高血压病患者常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负担加重的心脏处于缺血、缺氧状态,更易发生心力衰竭。
脑出血:脑内小动脉的肌层和外膜均不发达,管壁薄弱,发生硬化的脑内小动脉若再伴有痉挛,便易发生渗血或破裂性出血(即脑出血)。脑出血是晚期高血压最严重的并发症。出血部位多在内囊和基底节附近,临床上表现为偏瘫、失语等。
肾功能不全:由于肾入球小动脉的硬化,使大量肾单位(即肾小球和肾小管),因慢性缺血而发生萎缩,并继以纤维组织增生(这种病变称为高血压性肾硬化)。残存的肾单位则发生代偿性肥大,扩张。在肾硬化时,患者尿中可出现较多的蛋白和较多的红细胞。在疾病的晚期,由于大量肾单位遭到破坏,以致肾脏排泄功能障碍,体内代谢终末产物,如非蛋白氮等,不能全部排出而在体内潴留,水盐代谢和酸碱平衡也发生紊乱,造成自体中毒,出现尿毒症。
高血压十分普遍,健康威胁也相当严重,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调理,对稳定血压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