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老年人异常血压波动难以完全避免,通过适当的方法,仍可以减少发生率,降低其带来的危害,怎么治疗就成了大家比较关注的话题。下面我们来简单的了解一下:
去除诱因和综合治疗
纠正贫血、容量不足、营养不良、慢性疼痛、便秘、长期焦虑、抑郁或失眠等不良状态。match
关注老年人治疗的依从性,加强围手术期血压管理。
尽量减少生活方式、气候和环境改变对血压的影响,例如:秋冬季及时增加衣物,避免室温过低等。
对于衰弱的老年人,警惕降压药、镇静剂、抗肾上腺素能药物及血管扩张剂引起的血压波动。
干预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脂血症、血糖升高、超重和肥胖、代谢综合征等,应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药物不良反应。例如:合并高胆固醇血症的老年人,如需药物治疗,首选中小剂量的他汀类药物,必要时联合降脂(如:他汀类药物+胆固醇吸收抑制剂);避免血糖控制过低或体质量下降过快等。
治疗并存疾患,包括心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肾病、内分泌疾病、前列腺肥大等。
鼓励家庭自测血压。老年人在血压测量前,静坐5min;首次应测双上肢血压,取3次平均值,必要时测下肢血压;根据需要测量坐位、立位或卧位血压。
在高血压的治疗中,掌握血压波动的规律以及各种降压药的特点。首选24h平稳降压的长效降压药(谷峰比>50%),而不是中短效降压药。常用的药物包括:钙拮抗剂、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起始剂量要小,逐渐增加剂量或采用小剂量联合用药,通过反复摸索寻找最适宜的治疗方案。
联合非药物和药物治疗,提高血压达标率,血压达标有助于减少异常血压波动。
纠正不良生活方式及习惯
调整膳食结构:摄入多种新鲜蔬菜、水果、鱼类、豆制品、粗粮、脱脂奶及其他富含钾、钙、膳食纤维、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膳食中脂肪含量应控制在总热量的25%以下,饱和脂肪酸的量应<7%。
减少食盐摄入:5~6g/d以下。
戒烟及避免二手烟。
限酒:不鼓励老年人饮酒。饮酒的男性饮用酒精量<25g/d,女性饮用酒精量<15g/d。
规律适度的运动:可根据个人爱好和身体状况选择适合并容易坚持的运动方式。
保持心理健康,减少情绪波动。
有规律生活: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控制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odymassindex,BMI,正常值<24kg/m2)、改善胰岛素抵抗和代谢异常、延缓大动脉弹性下降和靶器官损害,以及提高心、肺功能,从而改善心血管系统的调节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