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血糖、勤运动、饮食控制……随着健康教育的普及,不少糖尿病人对这几样“功课”执行得挺认真的,但如果问他们:“你的肾功能怎么样?”恐怕十个有八个都会摇摇头:“不清楚”。
糖尿病肾病如果发展为尿毒症,那么即使通过血液透析治疗,患者最多也只能存活10年左右。
而慢性肾炎引起的尿毒症,通过洗肾,患者可以坚持长达30年。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从血糖升高,到糖尿病肾病,再发展为尿毒症,中间往往有十几二十年漫长的时间。这个‘时间窗’如果我们能好好把握,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把血糖控制好,规范地治疗和管理糖尿病肾病,也许患者到寿终正寝的一天,尿毒症也不会找上门来。
因此,在整个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除了关注血糖的变化之外,也要定期检查肾功能,同时还有血压、血脂等的情况。
在日常生活中,糖尿病患者还要注意观察自己的尿液,如果尿液泡沫很多而且不容易消散,并且还伴随下肢浮肿,眼睛浮肿的现象就要提高警惕。
糖尿病患者该如何保护好自己的肾脏呢?
“糖友”要牢记3项达标。
空腹血糖不超过7.0毫摩尔/升,餐后血糖不超过10.0毫摩尔/升,糖化血红蛋白不超过7%。除了严格控制好血糖,患者还需要控制血压达标(不超过140/80毫米汞柱),血脂也要注意。
做好血糖监测。
如果已经确诊了糖尿病肾病,每天要做到三餐前和睡觉前测一次血糖,并且仔细记录好每次的结果,复诊的时候带给医生看。如果还合并高血压,就要每天分四个时段进行检测,分别是:早上八时、中午十二时、下午四时和晚上八时,血压控制得好的话,每周监测一次,如果控制得不好,则要每天一次。
3.选择肾脏安全性好的降糖药,首选胰岛素。
4.在生活起居方面,糖尿病肾病患者要执行更为严格的饮食控制策略。首先是不能喝汤,因为汤里面的盐、嘌呤和钾离子等成分都会增加肾脏的代谢负担;其次喝水也要有所节制,不能一次性大量喝水;还要遵循低蛋白饮食,禽、蛋、肉、鱼、奶等高蛋白食物尽量少吃。
有不少人担心低蛋白饮食会导致饮食不良,其实不然,因为我们日常大量食用的食物,例如米饭,以及蔬菜、水果里面都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因为用量大,其实摄入的蛋白并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