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内分泌科 > 文章内容

糖尿病的患者该如何进行心理治疗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18-10-19 11:46浏览:

 糖尿病如何进行心理治疗
 
1、找准病因消除抑郁
 
糖尿病患者心理抑郁症的原因很多,主要有恐惧、焦虑、惧怕胰岛素、长期血糖控制效果不佳、低血糖以及经济负担等。
 
不少患者在长期治疗过程中逐渐丧失信心,产生不治疗的想法,还有的患者认为胰岛素会上瘾,而且每天打针很麻烦。有的患者在长期治疗中出现心慌、出汗、手抖等低血糖的症状,担心一直吃药治疗会带给自己和家庭严重的经济负担等等。
 
找准糖尿病患者的抑郁病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和开导,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对病情控制和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2、积极调整心理状态
 
不良的心理状态对于患者的身体和病情都非常不利,因此一定要帮助患者积极调整心理状态,从不良情绪之中摆脱出来。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反向心理调解法,对于糖尿病患者适用。具体做法就是处于不良情绪之中时,试着从相反的方向去思考问题,调整心态,从而使人的情绪和心理都产生良性变化,战胜抑郁。
 
3、和家人朋友倾诉
 
糖尿病患者在内心焦虑、困惑时,可以试着和家人朋友倾诉,将自己的担忧和烦恼告诉他们,寻求大家的帮助和理解。
 
4、多学习糖尿病的相关知识
 
要治疗一种疾病,首先得去尽可能多的了解这种疾病。糖尿病患者在平时可以多学习该病的有关知识,比如参加一些糖尿病知识讲座,看糖尿病科普期刊,多多掌握糖尿病的护理保健方法,和糖尿病病友互相交流,相互学习。
 
5、适当选择适宜自己的运动
 
糖尿病患者在平时也要参加一些适合自己的体育锻炼,饭后可以在小区或者公园散步、慢跑。适当的运动不仅对患者控制血糖、血压、血脂有益,还能够调节心理,放松心情。
 
人生在世,总会遇到挫折和烦恼。
 
糖尿病患者不应一直让自己身陷不良的情绪之中,而是要积极调整,乐观面对,配合治疗,这样才能重获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