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内分泌科 > 文章内容

夏季老年人起夜谨防脑梗死发生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2-11-01 19:23浏览:

 近几年来,适逢夏季,脑血管病,尤其是脑梗死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形成了继冬季以后的第二个高峰期。有许多老年人发病时间多在后半夜或次日的凌晨,尤其是在起夜的状态下发生。其原因何在?

   1  因夏季不论室内或室外,温度都较高,人体要蒸发大量汗液,容易造成体内的组织液减少,从而使血液浓缩,血液黏度随之增高.老年人本身动脉硬化,更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故发生脑梗死的机会增多。
 
   2 人们在睡眠的时候,大脑皮层处于一种抑制状态,此时,人体的代谢率下降,心跳减慢,血流速度也减慢,血压可随之下降,而且人平卧位时,有部分血液将滞留在四肢,老年人更是如此。当后半夜起夜时,由于人体突然从卧位转变为立位,易导致体位性低血压,使脑灌注不足,促成脑梗死的形成。因此,为避免老年人起夜时诱发脑梗死,应采取如下措施:
 
      (1)临睡前,要适量喝点凉开水或牛奶等饮料,防止过多汗液蒸发而导致的血液黏滞度增高,血流缓慢。
 
      (2)夜间醒来后不要急于起床,要向洪昭光教授所告戒我们的那样,注意"三个半分钟"即:在床上躺半分钟;坐起来又坐半分钟;两条腿垂在床沿又等半分钟.这样下床,就可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从而减少由于脑灌注不足而引起的脑缺血发作,也可避免由于突然的体位变化而导致的肌张力下降,引发猝倒或摔伤.这对预防脑梗死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田春光   主任医师
黑龙江省医院  神经内科
黑龙江省医院南岗分院  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