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内分泌科 > 文章内容

胰岛素治疗的注意事项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2-11-01 19:18浏览:

 随着肾功能损害的加重,口服降糖药由于它自身的局限性,如磺脲类的排泄问题、双胍类的乳酸性酸中毒问题,遂渐失去了它在糖果尿病肾病中的降糖作用和效果。取而代之的是胰岛素的治疗。今天我们就胰岛素应用中的注意事项作一筒要的复习。

 

一.胰岛素的种类:

   1.短效:常用为普通胰岛素R、诺和灵R、优泌灵R

   2.中效:低鱼精蛋锌胰胰岛素(NPH)普通胰岛素N、诺和灵N、优泌灵N

   3.长效:鱼精蛋锌胰胰岛素(PZI)

   4.超短效:Aspart(诺和锐)、优泌乐(Lispro)

   5.超长效:甘精胰胰岛素、来得时、地特(Detemir)

   6.预混胰岛素

 

不同的快作用胰 岛素制剂的药物动力学特点

 

浓度     起效时间     最强作用       持续作用

(单位/毫升)  (分钟)         (时)        (时)

普通胰岛素    40       30~60         2~4          6~8

中性胰岛素    40       30             2~4          6~8

诺和灵R    1OO        30            1~3          6~8

优泌林R      1OO       30           1~3          5~7

甘舒霖R      40         30            1~3         4~8

优泌乐       1OO       1O           1~1 5          2~4

诺和锐       1OO       10~2O        1~1 5         3~3 .5

诺和灵N                60-90          4-12H         24H

 

二.注意事项

1.低血糖反应:表现为头昏、乏力、心悸、出汗、嗜睡、不能活动、昏迷甚至抽搐。

原因:胰岛素剂量过大或配比不当;

      饮食不及时或不足量;

      活动量过大;

      脆性糖尿病;

      肝肾功能不全;

      饮酒

      老年患者。

2.过敏反应;

3.水肿;

4.屈光不正;

5. 肥胖。

 

三.空腹高血现象

1.黎明现象:睡前、夜间血糖控制良好,仅在黎明前(4-7)时出现高血糖。原因为此时糖皮质激素、生长激素升高,与饮食无关;处理:睡前加用中效或长效胰胰素或在早3点加用普通胰岛素。

2.胰岛素作用不足:睡前、夜间血糖控制不佳,夜间无低血糖,持续血糖升高伴口渴现象;处理:加用胰岛素。

3.Somoyi现象:反跳性高血糖,睡前、夜间血糖控制良好,0-3点有低血糖反应;处理:减少中长效剂量,睡前监测血糖,改为晚餐前注普通胰岛素。

 

四.血透对胰岛素的影响—容易出现低血糖

1.胰岛素蓄积,胰岛素分子量为5734,难以通过透析膜;

2.胰岛素抵抗减轻,受体活性增加

3.血糖被透掉。

处理:适当提高血糖浓度,甚至有人提出为空腹8-11 mmol/l、餐后11-16m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