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内分泌科 > 文章内容

冠心病的治疗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2-11-01 19:12浏览:

 临清市人民医院     贾卫滨
 
       冠心病是由于胆固醇等脂肪类物质堆积在冠状动脉内,导致该部位血管变窄,血流变慢,造成局部心肌供血不足(心肌缺血)而引起的一种缺血性心肌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常见的症状有:劳累或精神紧张时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闷痛;体力活动时出现胸闷、心悸、气短,休息时自行缓解。       
      常用治疗冠心病的方法分为药物治疗和冠脉介入治疗。药物治疗:通常使用扩血管的药物(硝酸甘油)、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倍他乐克及调节血脂的药物(辛伐他汀)等。冠脉介入治疗:包括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PTCA)、支架植入术及冠状动脉搭桥术。      
      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PTCA)在导管室内进行,在患者腹股沟处或手臂处穿刺,插入动脉鞘,导引导管从动脉鞘进入血管,一直到达冠状动脉,从导管中注入造影剂,医生就可以在X光下观察到冠状动脉病变的部位;送入压缩的球囊,在病变部位扩张球囊,把堆积的脂肪斑块推向血管壁;血管再次变的畅通,改善心肌缺血症状。       
      支架植入术:通常在PTCA时放入支架;支架在病变部位撑开,紧贴血管壁,减少血管再狭窄;钴铬合金支架其支架壁很薄,输送性好,对血管的损伤小;药物涂层支架就是在支架表面涂有预防再狭窄的药物。       
      冠状动脉搭桥术:对于弥漫性病变,医生会考虑冠状动脉搭桥术。冠状动脉搭桥术就是在冠状动脉狭窄的近端和远端之间,利用自身的其他血管,建立一条通道,使血液绕过狭窄的部位而到达远端,保证心肌供血。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前应按照医嘱服药,告诉医生自己是否对阿司匹林或其他药物过敏。手术前一天午夜后禁食禁水,手术后保持卧床体位数小时,术侧肢体限制活动。注意观察穿刺压迫的地方有无血液流出,如果有任何不适,及时告诉医务人员。术后病人应多喝水,以利造影剂的排出。需常规服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