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内分泌科 > 文章内容

脑血栓血管再通的唯一方法——“溶栓治疗”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2-11-01 19:09浏览:

 随着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脑血管病的病人越来越多,全国大约有550万例,其中有四分之三是缺血性脑血管病,即脑梗塞等。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生活水平,和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多少年来,人们一直在苦苦寻找治疗脑梗塞的灵丹妙药。可迄今为止仍然没有令人满意的结果。难道我们真的就束手无策了吗?不是的。   由于神经介入放射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临床应用,使急性脑梗塞(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CI)的早期DSA动脉导管溶栓成为可能,并成为目前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最有效方法。该疗法可以使栓塞的血管再通,及时恢复脑组织的供血,但是必须在一定的时间窗(也就是发病以后的时间长度)内进行。超出有效的时间窗后溶栓并使血管再通后,非但无利,反而有害。国内的资料认为,颈内动脉系统梗塞的溶栓时间窗一般为6小时,椎基底动脉系统梗塞的时间窗一般为12~24小时,如果病人表现为进展型脑梗塞,则时间窗还可适当延长。较之全身用药的静脉溶栓,DSA动脉导管溶栓为局部用药接触溶栓,所需药物剂量小,出血副作用少,疗效更显著。 国内有条件的医院已开展这项工作,但能够入选的病例较少。美国一些大型的医疗中心,组建院前和院内卒中快速抢救系统,溶栓治疗的比例由2%提高到了10%以上。美国心脏学会的目标是:2003年之前全国至少有20%ACI患者在发病3小时内到达医院并接受超早期溶栓治疗。我国家“九五”攻关项目: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治疗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和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已取得可喜的成绩。发病6小时内静脉溶栓有效,用药剂量一般为100~150万IU尿激酶,出血等副作用较多。动脉溶栓用药剂量一般75万IU尿激酶,血管再通率高,出血副作用少。我们也可以成立由神经内科、急诊科、放射科、神经外科和检验科等有关科室共同组建的院内卒中快速抢救小组,成立卒中重症监护单元或病房,提高急性脑梗塞的溶栓入选率和治疗效果。只要病例选择合适,溶栓手术及时(在时间窗内),溶栓疗法完全有可能成为部分急性脑梗塞的特效疗法 急性脑梗塞(ACI)的溶栓治疗方案一、颈动脉系统ACI病例入选标准1.      年龄18~80岁2.      临床表现为卒中综合征3.      脑CT排除出血和早期低密度改变4.      无昏睡、昏迷等严重意识障碍5.      有严重肢体瘫痪(肌力0~3级)6.      发病3~6小时以内完成溶栓7.      患者或其家属签署溶栓治疗知情同意书二、颈动脉系统ACI病例排除标准1.      临床表现已明显改善2.      轻微神经功能缺损3.      有颅内出血史,或近6个月有严重脑梗塞史4.      未控制的高血压,>180mmHg/100mmHg5.      收缩压<100mmHg,疑为血流动力学障碍所致脑梗塞者,如分水岭梗塞6.      血小板计数<10万/mm37.      血糖<2.7mmol/L或>22.2mmol/L8.      卒中发作时有癫痫发作9.      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和妊娠等10.  已知的出血倾向或出血性疾病三、椎基底动脉ACI病例入选标准:1.      临床表现符合椎基底动脉梗塞综合征2.      DSA/MRA证实椎基底动脉闭塞或狭窄3.      发病24小时内4.      脑CT排除出血四、椎基底动脉ACI病例排除标准:1.      昏迷持续超过4小时2.      脑CT已显示小脑/脑干有明显的低密度改变已知的出血倾向或出血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