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内分泌科 > 文章内容

退行性黄韧带肥厚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2-11-01 19:02浏览:

【病因】

  黄韧带肥厚的病因或发病机制尚未清楚,可能与慢性退变、外伤、炎症、代谢障碍等因素有关。腰椎退行性变时,黄韧带受到的应力异常很高,其弹力纤维会变性或断裂,而长期的损伤及修复过程必然使黄韧带肥厚纤维化,最终将导致黄韧带钙化。

【症状】

  退行性黄韧带肥厚好发于老年人,病程长,可有急性加重过程。好发于腰4~腰5椎板之间,使马尾神经及神经根受到压迫。神经根可双侧受累,也可单侧受累。临床症状与腰椎管狭窄的症状相似。常以下腰部疼痛为主,休息后可缓解或消失,可有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

【饮食保健】

【护理】

  鼓励青壮年应加强身体锻炼,以延缓脊柱退行性变进程,老年人也应进行适宜的体育锻炼,并加强对骨质疏松症的防治,这对延缓退行性黄韧带肥厚加重是十分有益的。

【治疗】

【检查】

  本病常常是症状重而体征轻。病变节段棘突旁压痛明显,腰过伸试验阳性,是本病的重要体征,直腿抬高试验往往阴性。病程较长者可有感觉及肌力异常。病变位于腰3、4间隙时,腰4神经根受压,小腿前侧麻木,股四头肌肌力减退,膝反射减弱;病变位于腰4、5间隙时,小腿外侧或包括足母趾足背有麻木,偶有足下垂,腱反射一般正常;腰5、骶1间隙受累时,小腿后外侧及包括外侧三足趾足背麻木,踝反射一般减弱或消失。

【鉴别】

  退行性黄韧带肥厚引起的腰椎管狭窄与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症等马尾神经和神经根受压性疾病的临床表现相似,单纯依靠临床表现是不能作出正确诊断的。其诊断主要是依靠CT及MRI等影像学诊断技术,特别是MRI对其有确诊的重要意见。MRI具有多方位多参数成像特点,使黄韧带在MRI图像上表现出其独有的特征性,对黄韧带肥厚的诊断优于其他影像学方法。

【并发症】

  退行性黄韧带肥厚的最终结果是造成椎管狭窄,特别是侧隐窝引起始部的狭窄,导致马尾神经受压及神经根压迫症状。退变肥厚的黄韧带弹力纤维减少,胶原纤维代偿性增多,纤维排列紊乱,并出现较明显的变性及钙化;而胶原含量显著增高,是黄韧带肥厚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