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物医药 > 文章内容

人用单克隆抗体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原则 4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17-10-12 20:02浏览:

3、药效学和动物药代动力学
 
(1)当有动物模型时,则应尽可能证明药理学效应与剂量的依赖性,以及有效剂量的范围,可以更好地预测治疗指数;当无适合动物模型时,则应尽可能以人外周血、组织器官等进行体外药效学研究。当有动物模型时,药代动力学的有关资料(生物学分布,半衰期等)可以从动物模型中得到;当无适合动物模型时,动物药代动力学可以考虑不做,加强临床试验时药代动力学方面的监控。
 
(2)下列方面可以指导药代动力学几药效学试验动物种类的选择:
 
①最好选择与人有交叉反应或相同靶抗原的动物模型来进行试验。对于仅抗人而未在动物模型中表达的人抗原或外源抗原(细菌,病毒等)的未偶联单克隆抗体,可以不必用缺乏靶抗原的动物做试验。
 
②当有抗原结合资料表明灵长类为最相关种属时,则对未偶联的单克隆抗体的试验采用非人灵长类动物是适宜的。
 
③应对使用正常啮齿类动物和鼠异源移植模型精确预测单克隆抗体在人体的药代动力学行为的可能性进行严格评估。异源移植模型对评估单克隆 抗体与人体内肿瘤结合的能力更有意义。
 
(3)鼠源抗体对于小鼠为非免疫原性物质,但在人体内具免疫原性,这就使得在鼠内所得的重复剂量结果难以推至拟在人体内使用的重复剂量。使用完全人源的、嵌合的或"人源化的"单克隆 抗体将出现相应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用啮齿类动物进行重复剂量的研究意义不大。
 
4、用免疫结合物进行的临床体内研究
 
(1)应在体内试验免疫结合物的稳定性
 
①应测定免疫结合物中每个组分在动物体内药代动力学和组织分布,并且与未偶联抗体的分布相比较。
 
②不同组分的靶组织和他们能引起的潜在的毒性应被证实。
 
(2)由于免疫结合物可能被降解或作用位点的活性不是单克隆抗体与靶抗原结合的结果,应对含有放射性核素、毒素或药物的免疫结合物进行动物毒性实验,尽管该种动物不存在靶抗原。根据免疫结合物组分的性质和其偶联的稳定性,对组分分别进行试验是有道理的。应充分描述每个组分的毒性情况、副反应的发生和严重程度。所得结果应与结合物稳定性试验密切相关。如可能,应用具有相关靶抗原或疾病模型动物体内进行免疫结合物试验,如果不存在靶抗原阳性动物就在啮齿类动物体内进行。游离毒素或核素的毒性试验可在不同类动物中进行。
 
(3)对于放射性核素的免疫结合物:
 
①动物生物分布的资料可被用于对初始人用剂量的评估。
 
②如可能,表达靶抗原的动物模型更有可能发现抗原"减少"或带有在生物分布和/或毒性方面表现意外抗原的组织。
 
③异源移植模型可以组织定位和抗原非特异放射性免疫结合物分布问题,但对确定一般组织交叉反应范围没有帮助。
 
④应研究适宜的动物数量以用一个可接受的变异系数(通常小于20%)对放射性剂量进行评估。
 
⑤对于使用放射性总量的新陈代谢和测定从早到晚清除期时间点的适当数值应有完整计算。
 
⑥放射性免疫结合物应通过在血清或血浆中孵育检测体外稳定性。应建立方法来评估游离表位,偶联单克隆 抗体,标记的非单克隆 抗体三种中每成分存在的放射性百分比。
 
说明:对局部外用和制备体外诊断试剂盒单克隆 抗体要求参照上述相关部分执行,但其生产条件、小鼠清洁级别、抗体纯度和安全试验可根据实际需要降低或减少要求。
附录:鼠源性病毒检测
 
1、被检病毒
 
人用鼠源性单抗制品中可能含有潜在污染的病毒见下表
 
(1)出血热病毒,受影响动物为大鼠,小鼠
 
(2)淋巴细胞脉络从脑膜炎病毒(LCMV),受影响动物为大鼠
 
(3)3型呼肠孤病毒(REO),受影响动物为大鼠,小鼠
 
(4)大鼠轮状病毒,受影响动物为大鼠
 
(5)仙台病毒,受影响动物为大鼠,小鼠
 
(6)脱脚病病毒,受影响动物为小鼠
 
(7)KITHAM氏大鼠病毒(KRV),受影响动物为大鼠
 
(8)小鼠腺病毒(MAV),受影响动物为小鼠
 
(9) 小鼠肺炎病毒(PVM),受影响动物为 小鼠
 
(10) 逆转录病毒,受影响动物为大鼠,小鼠
 
(11)TOOLAN病毒(HI),受影响动物为大鼠
 
前五种病毒属Ⅰ组,为能够感染人与灵长类动物的病毒,后六种属Ⅱ组,为目前尚无迹象表明感染人,但对人类具有潜在危险性,能在体外培养的人和猿、猴源性细胞中进行复制,这些病毒应作为重点进行检测。
 
2、样品
 
包括细胞株、腹水、动物血清、单抗半成品和成品等,用适宜方法预处理。
 
3、试验方法
 
包括细胞试验、动物抗体产生试验、鸡胚感染试验等。
 
(1)细胞实验
 
细胞及培养上清液分别接种人2BS、Vero细胞,培养,传两代后制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病毒抗原。
 
(2)动物抗体产生试验
 
样品接种出生24小时以内乳鼠10只(i.m);15~20g成年小鼠20只(i.mti.p:10只接种样品,10只作为对照);小鼠20只(i.c:10只接种样品,10只作为对照)。观察4周存活率应在80%以上,用ELISA或其他适宜的方法检测血清中病毒抗体。
 
(3)鸡胚感染试验
 
应用鸡胚接种进行检查,可用9~11天龄的鸡胚,将样品注射于10个鸡胚的绒毛尿囊膜、尿囊腔及卵黄囊中。接种后鸡胚至少在5天后才能进行检查。并用豚鼠、鸡或其它禽类的红细胞检查尿囊液中是否含有血凝素。
 
4、检测范围
 
(1)细胞库 - 每批检查
 
(2)细胞库 - 每批检查
 
(3)胞库 - 每批检查
 
(4)鼠库- - 定期抽查
 
(5)腹水- 每批检查
 
(6)细胞培养法制备-批检查
 
(7)单抗的上清液